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傳承 音樂的起承轉合

PART I

<承>自巴哈的古諾聖母頌

<轉> 舒伯特的聖母頌

女人皆善變??!! La Donna e Mobile <女人善變>

<合>與<承> 永遠的帕華洛帝與接班人安德烈‧波伽利 (Andrea Bocelli)


PART II
小提琴女神---安‧蘇菲‧慕特




13歲的初次公演 一鳴驚人



小時了了 大亦可了




PART III


經典的"貝五" 命運交響曲


<轉> 與<合>貝多芬跳拉丁Salsa舞??!!!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國王歌手King's Singers - King of A Capella

King's Singers' Website

維基百科的英文介紹





Raindrops Keep Falling



大黃蜂的飛行



塞爾維亞理髮師



Honey Pie



Danny Boy




綠袖子



O, Holy Night



Down to the River to pray


Jingle Bells





Carol Singers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J. Strauss II)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Part I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Part II

維基百科有關小約翰‧史特勞斯的介紹 (請點下列連結進入網頁)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0%8F%E7%BA%A6%E7%BF%B0%C2%B7%E6%96%BD%E7%89%B9%E5%8A%B3%E6%96%AF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Van Cliburn "Widmung" Schumann-Liszt

Robert Schumann - Widmung, Op. 25 No. 1 (Quasthoff/Zeyen)

PINCHO. Chopin Fantasía Impromptu Milonga

名曲大會串 音樂連連看

新年音樂最夯曲目之一


真的只是小星星?


另類的土耳其進行曲


給愛莉絲? 給泰莉絲?


貪玩愛情火而自焚吉普賽女郎"卡門"


新年音樂會必備曲之二


蓋西文的"夏日"情懷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謎樣蕭邦~ 祖國音樂愛情

祖國
總觀波蘭歷史,這個國家多次受外國侵占,也分裂了好多次,以致波蘭人大多有很強的愛國心,蕭邦不但不例外,甚至還比別人強數倍。於是他把自己的民族意識留在音樂裡頭~「馬厝卡舞曲」與「波蘭舞曲」兩個方向

馬厝卡舞曲
馬厝卡原文Mazurka又稱為Mazurek,與波蘭舞曲 ( Polonaise ) 同是波蘭最具鄉土色彩的舞曲之一,發源於波蘭風光明媚的馬厝維亞 ( Mazovta ) 地方。馬厝卡舞曲自勃興以來到今天經過多次的變遷,往時的原始樣式與今天的形態、內容上都有明顯的不同。現在的馬厝卡舞曲一般都以3/4拍來寫。蕭邦的馬厝卡舞曲便是清一色全用3/4拍子寫成。就如同波蘭舞曲一樣,蕭邦借用了波蘭固有的鄉土舞蹈曲的形式,依他獨特的創意發展成新鮮的形態及內容,使馬厝卡舞曲成為有史以來不曾有過的偉大藝術。

Marzuka Dance


Chopin last work~ Marzuka op.68 no.4


波蘭舞曲
蕭邦一共譜寫18首波蘭舞曲。其中「序奏與華麗波蘭舞曲作品3」是為大提琴與鋼琴、「流暢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是為鋼琴與管弦樂所寫外,其他各曲都是鋼琴曲。
所謂波蘭舞曲,是自古在蕭邦的祖國波蘭貴族間流行的民族舞曲,採用比較緩慢的3拍子節奏。節拍當中還有稱為波蘭舞曲節奏的獨特節拍,強拍不但在第1拍,有許多時候也落在第2拍,並以此為軸心,形成切分音風格的節奏構造。有時會巧妙使用16分音符或3連音符,作出富於變化又多采多姿的節奏效果,以及華麗的演奏效果。

Polonaise Dance


英雄波蘭舞曲Op.53



蕭邦以波蘭為祖國而覺得驕傲。他就以這種高傲的民族精神,寫出這麼有威嚴有力、格調又高的波蘭讚歌。
波蘭與蕭邦、蕭邦與波蘭是如此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直到今日他的音樂仍無國籍的直達你我的心中。讚!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舒曼&蕭邦兩百年~英雄惜英雄

Chopin
在古今眾多的音樂家中,蕭邦以絕妙的鋼琴音樂獨樹一幟,於名家薈萃的十九世紀初葉,顯現出萬丈光華,即使是在今天,仍不曾稍減。鋼琴家魯賓斯坦曾說:「蕭邦是鋼琴的靈魂,是鋼琴的吟遊詩人。……他與鋼琴原是一體。」深受蕭邦才氣震撼的作曲家舒曼也曾說:「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朵下的火炮。」蕭邦熱愛鋼琴,了解鋼琴,以它為創作的泉源;發覺出這項樂器特有的音色之美,以獨特的音樂語法,譜出了最純粹的鋼琴音樂。在他極度個人化的氣質中,閃爍著孤高卓絕的熠熠才情;他以嶄新的鋼琴語彙,和自由不羈的創作心靈,突破了古典形式和規法的重重束縛,譜出了人類亙古的共通情感

Schumann
舒曼代表了德國的浪漫主義浪潮,代表了具有幻想性和主觀性的情感。他一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高尚的藝術理想,另一方面則又因理想在現實生活中不可實現而常常沉醉在幻想和夢境中。舒曼的作品繼承了德國音樂的優秀傳統,又有許多大膽的創新;那些詩意橫溢、具有高度藝術性的樂曲,已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引人注目的藝術珍品

Chopin & Schumann
1831年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論家在萊比錫的一份19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報紙中,以《作品二號》為題(德語:Ein Werk II.)寫道蕭邦作品的評價:"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

舒曼~ 狂歡節op.9 (1835)
全部套曲由二十一首小曲組成,每首樂曲附有標題來標示其內容。各首小曲的標題依次為:1.前奏(片段1);2.皮埃羅;3.阿爾列金;4.高貴的圓舞曲;5.歐塞比烏斯;6.弗羅雷斯坦;7.妖艷女子; 8.回答;9.蝴蝶;10.跳舞的字母;11.賈琳娜;12蕭邦;13.埃斯特列拉;14.相認;15.潘塔隆和克隆賓娜;16.阿勒曼德舞曲;17.帕格尼尼;18.傾訴;19.散步;20.休息;21.大衛同盟進攻凡夫俗子的進行曲。這一套曲雖然是舒曼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卻已經顯露出這 位浪漫派音樂大師超凡的音樂天才。各具特色的二十一首小曲都堪稱精品,反映出舒曼在作曲方面的水準。
本曲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它的問世,在當時不僅僅標誌著一種嶄新的"浪漫主義鋼琴曲"的出現,更表現出作者在藝術方面勇於革新的批判精神。



舒曼獻給蕭邦~克萊斯勒偶記 (1838)
標題取自一位指揮家克萊斯勒(Johannes Kreisler)之名,他是霍夫曼音樂評論中的虛構人物,深受幻覺之苦。舒曼在這位指揮家身上看到自己。1838年4月他僅花了四天時間就完成這組八首幻想曲,題獻給蕭邦。這組作品是舒蔓所作最主觀的鋼琴音樂,開頭部分掌握狂亂的熱情,接下來是揉和焦慮、失望、怪誕及浪漫渴求的幻想曲,然後進入高昂的抒情、冥想的遺忘中。


蕭邦獻給舒曼~F大調第二號敘事曲 (1836-39)
其中第一段主旋律像是以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那麼樣的感動人,接著情緒一轉,以狂暴的分解和絃橫掃千軍,之後又如秋天落葉般的姿態,唱著悲淒的旋律。而最後那狂熱的插曲,像是神來一筆附上的。待情緒爆發完之後,終究是以寧靜祥和的氣氛收尾。



不僅僅是他們的音樂,其惺惺相惜的高貴情操更是感動人心。女士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

Zimerman plays Chopin Ballade No. 2

Sergei Rachmaninoff plays Schumann "Carnaval" Op. 9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談咱們的台灣音樂

1. <原住民音樂>
神靈溝通的語言
生命之歌 大地之歌
沒落中的天籟之聲

1996奧運主題曲 (郭英男 郭秀珠夫婦/ 阿美族)


布農族--多聲部即興演唱 (布農八音)


樂器有pestle(杵), 口簧琴, 五絃Zither等





David Darling 的布農計畫:


2. <漢族音樂>
祖先心路歷程的直接反映

• 福佬系 (河洛音樂)


a. 說唱(念歌仔)

b. 民間器樂(南管 北管)
南管-台灣的古典音樂。
源於福建泉州
在彰化鹿港最為盛行


北管-一“亂彈”-台灣的重金屬音樂。
俗諺“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
缺點:有時唱的內容聽不懂

c. 戲曲音樂
布袋戲- 又稱掌中戲。

  • 源於福建泉州 在台灣盛行
  • 角色多與宗教信仰, 天地神人有關係。
  • 伴奏多以南北管音樂為主。
  • 小西園 、亦宛然(李天祿)、五洲園 (黃海岱)、皇民化布袋戲、金光布袋戲
  • 南管布袋戲-台灣最早的布袋戲

五洲園第二代黃俊雄 "真五洲劇團"的 "雲州大儒俠"電視布袋戲




歌仔戲 (早期稱本地歌仔)

  • 起源於宜蘭蘭陽平原的漳州移民
  • 起於演戲謝神
  • 是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劇
  • 集多種音樂與戲劇表演方式於一齣戲。
  • 無劇本,由”戲先生”(導演)講戲及分配角色,演員自行即興演出。
  • 角色:生旦丑 ;扮仙;身段與意象道具;
  • 唱腔 (七字調, 都馬調, 漢調等)
  • 具通俗性,多自由性,能做任何嘗試

電影歌仔戲, 民國44年創立。第一個歌仔戲補習班 - 陳澄三的拱樂社 (培養出童星許秀年)

楊麗花歌仔戲(電視版)


明華園的白蛇傳

d. 民謠

恆春民謠 -“思想起”

  • 月琴 (兩絃 共可奏五音 與閩南語九音恰巧配合)
  • 始祖陳達 (1906-1981)-“紅木達仔” 被音樂家許常惠及史惟亮在恆春採集台灣民謠時偶然發現

另一國寶 - 朱丁順


嘉義民謠 – “一隻鳥兒哮救救”

宜蘭民謠 - 丟丟銅仔 (錢善華改編)

• 客家系
a. 山歌


b. 八音


八音藍調? 有影無?


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台灣歌謠

"燒肉粽" (1934) (張秋東松詞曲,當時為禁歌)

"綠島小夜曲"



著名的台灣作曲家:

呂泉生-台灣合唱之父 作品有"搖嬰仔歌"(1945),"杯底不可飼金魚" (1946為228而作)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1958)




楊三郎 "望你早歸" “港都夜雨”


鄧雨賢“望春風”(1933)

  • 以五聲音階宮調式譜曲
  • 描述少女思春情懷
  • 後曾被改為日本軍歌

著名薩克斯風手Kenny G將此曲收錄於其專輯中)

"雨夜花”(1934)

  • 始為兒歌
  • 後改為描寫悲情悽苦的愛情歌曲
  • 亦曾被改為日本軍歌)



後期音樂家:
許常惠 史惟亮 劉德義 盧炎 蕭泰然等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淺談美洲音樂 (PART TWO)

<墨西哥音樂>
Mariachi (墨西哥街頭音樂)
  • 樂隊中至少有3 把小提琴, 2 支小號, 1把吉他, 1支vihueta (高音墨西哥吉他, 型體較小),1支guitarron (低音墨西哥吉他, 型體較大)
  • 身穿 "Charro" (華麗的墨西哥服飾) 及墨西哥帽
  • 在婚禮 節慶場合表演


唱中文歌的休士頓Mariach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CUUdOLI7Q4&feature=related

<拉丁美洲音樂>

A. 印第安音樂 (Andean Music)

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
排蕭(panflute) 豎笛 (quena)
唱腔高亢 高原色彩



B. 黑人音樂 (Afro-Latin Music)

加勒比海地區/古巴/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
  • 節奏感強烈 很多切分音型 打擊樂 (汽油桶做成的鋼鼓)
  • 呼應式音樂 一領眾和

1. 巴西音樂 (Brazilian Music)
桑巴 (Samba 葡語)-原非洲土著宗教性舞蹈 由葡萄牙人將非奴帶進殖民地巴西所致


30年代美國將其定為國標舞五大拉丁舞之一


新型態音樂
Bossa Nova由桑巴延伸而來 有Cool Jazz的風格
減少節奏感 加入更多和聲


2. 古巴音樂 (Cuban Music)
常見樂器:
邦哥鼓(Bongo), Conga鼓, 古巴三弦吉他(tres), 沙鈴 (maracas), 刮葫(guiro), 擊棒 (clave), 吉他和貝斯



主要音樂種類:
倫巴 (Rumba)
源於古巴 早期是黑奴藉由歌唱及身體律動宣洩思鄉情緒的一種悲傷民歌
後在古巴音樂發展中 加入打擊樂 漸轉為一種催眠式的"愛情之舞"
跨部擺動的魅力是促成"拉丁舞靈魂"美稱的由來






Montuno (從倫巴發展出先領唱後答唱的音樂形式)


頌(Son) 古巴的最主要舞蹈音樂


恰恰恰 (Cha-cha-cha)
從古巴的倫巴舞中演變中來
2/4 拍 "One, Two, Cha-cha-cha!"音樂中的重音 伴有踏步動作



曼波 (Mambo)
源於從海地到古巴的黑奴 音樂中有大量的切分音 (syncopation)



3. 阿根廷音樂 (Argentina Music)
探戈 (tango)
  • 源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的一種雙人舞
  • 弦樂, 鋼琴, 及手風琴在音樂中扮演重要角色


馬友友(大提琴家)演奏Piazzolla 的New Tango(tango nuevo)



Piazzolla和他的新探戈五重奏



C. 民間音樂 (印歐混血) (Latin American Folklore)
西班牙/葡萄牙音樂為基礎
淡淡的哀怨或憂鬱色彩 柔和抒情

古巴音樂
Habanera
由法屬殖民地海地難民傳入古巴 有獨特的節奏音型
節奏音型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abanera.PNG#file



波多黎各音樂 (Puerto Rico)
Plena
有西班牙音樂色彩 主要樂器有羊皮手鼓, 刮葫, 沙鈴, 及手風琴
最常在聖誕節演出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淺談美洲音樂 (Part One)

Part A : 美國傳統音樂

1. 原住民印第安音樂 (Native American Indian Music)


2. 福音音樂 (Gospel Music)-源於20世紀初。20世紀中 貓王將福音融合自己曲風中


3. 鄉村音樂 (Country Music)--起於1920年代, 貓王的音樂起源地

banjo (斑鳩琴)

*Blue Grass (藍草音樂) --(fiddle小提琴,斑鳩琴,空心吉他,autoharp自動豎琴)


4. 藍調與爵士 ( Blues and Jazz)
~風格: 自由 即興 (Improvise)~

<藍調>
*藍調音階 (五聲音階+Blue Note)
" A-C-D-D#-E-G "

*B. B. King"藍調之王" 1925.9.16 , 現年85歲 (生日快樂! ^^)


*R&B 節奏藍調 : Rhythm and Blues (多由黑人演唱, 結合Jazz, Blues, 福音音樂) The Jackson 5, Michael Jackson

*Jazz Blues 爵士藍調: (許多爵士曲目都是藍調, Bebop之後才改變)

路易‧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

(以演奏小號成名, 有獨特沙啞嗓音)


*Boogie-woogie (起源於鋼琴 與舞蹈結合 1930-1940)

<爵士>

*Jelly Roll Morton (1855-1941)第一位爵士音樂家 紐奧良人

*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 (1899-1974)

生前對音樂界影響非凡 逝世後獲普立茲獎

*Ragtime 散拍樂 (1987-1918)

重要爵士女歌手/作曲家Billie Holidays (1915-1959)

*Swing Jazz (1930s)

*Bebop 咆勃樂 (1940s)

*Cool Jazz 冷爵士--西海岸的爵士樂 (WWII)

5. 近代美國音樂:

*百老匯歌舞劇 (Broadway Musicals)--Cats (貓),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劇魅影)

*嘻哈音樂 (Hip Hop)--Rap和DJ為重要兩元素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淺談亞洲音樂 (中國日本篇)

中國音樂簡介
•世界上最古老的吹奏樂器---河南省八千年前的古笛。
•據史載,伏羲、神農制琴瑟;黃帝作笙竽。
•五聲音階:宮(Do)、商(Re)、角(Mi)、徵(Sol)、羽(La)
•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1.“金石之聲”=編鐘+磬=被譽為“最高雅的聲音”
2.“絲竹”=絲音+竹音
3.主要樂器有筑、排蕭、箜篌、箏、古琴、瑟等,漢唐時有傳自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琵琶及胡琴等。
4.“琴棋書畫”的“琴”=古琴。 只限士大夫獨自欣賞,音量較小,不能對公眾演出。
-從黃帝到周
•歌頌戰勝自然的英雄=例如《大夏》-夏禹治水
•青銅器時代,商代出現編鐘
•“六代樂舞”,即黃帝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鑊》,周時的《大武》。
•經孔子刪定而成的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國的祭祀歌曲編定成《九歌》
•周代伯牙彈琴,巧遇知音鐘子期-“知音難尋”。
•歌女韓娥,其歌聲“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隋、唐時期
•《霓裳羽衣舞》為黃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描寫玄宗嚮往當神仙到月宮見仙女的神話。
">
•在唐代樂曲中,琵琶是主要樂器。和今日的琵琶形體已相似無幾。
•“梨園別教園”-中國最早的音樂班,培育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
-宋、元時期
•宋代:弓弦樂器“馬尾胡琴”(二胡)出現。
•元代:民族樂器“三弦”出現。著名琵琶樂曲《十面埋伏》。

-明、清時期
• 音樂文化發展已到達“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
• 明代:崑劇的出現,被列為世界口頭文化遺產保護目錄。重要曲目:湯明祖的《牡丹亭》。
• 晚清,由西皮和二黄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剧。
• 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及《陽關三疊》等廣為流傳。
">
-近現代音樂
民間音樂家為中國樂器的演奏發展創造了新的階段,如演奏家華彥鈞(瞎子阿炳) 創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
">
-少数民族音乐
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民歌分“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长调”有许多无意义的谐音字拉长唱腔,有草原空阔的风格。最有特色的乐器是马头琴,是一种拉弦乐器,由于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个马头装饰,所以由此命名。

傣族音乐
傣族音乐和缅甸、泰国的音乐风格类似,曲调婉转柔美,典型的乐器是葫芦丝和象脚鼓。

">
维吾爾族音乐
音樂非常注重節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幾十種不同的節奏,樂器最大的是冬不拉


日本音樂簡介
邦樂是日本傳統音樂的統稱。採用五音音階,節奏多半為偶數拍子,以歌曲為多,純樂器樂曲較少。
樂器一般是當作聲樂的伴奏樂器使用。 主要樂器有三味線、琴與尺八等。
-音樂總類 (部分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雅樂:舉行宮廷儀式之時所演奏的儀式音樂。是古代由中國和朝鮮傳入的音樂,可說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音樂形式。
琵琶樂:戰國時代以後,以琵琶伴奏說講戰爭故事而興起的音樂。是邊彈邊唱的聲樂曲。
聲明:佛教的典禮音樂,屬於聲樂之一。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對其後的日本音樂產生極大的影響。
箏曲:箏曲除了只琴曲之外,尚指琴(古箏)、三味線(三弦琴)與尺八(蕭、豎笛)的合奏曲。琴是十三弦的撥弦樂器,在江戶時代,因為與三弦琴音樂結合,而發展起來。

能樂:集現今「能」劇形式之大成的,是在室町時代初期。能是音樂、舞蹈與戲劇的綜合藝術,能的音樂,是由稱為「謠」的聲樂與稱為「雜子」(由笛、鼓、三弦樂器組成)的樂器伴奏所構成的。

尺八樂:尺八是鎌倉時代虛無僧取代誦經所吹奏的豎笛。由於長度是一尺八寸(約五十五公分),故稱之為尺八。

三弦琴音樂:三弦琴有三條弦,其共鳴箱的鼓面以貓或狗皮製成,是極具代表性的日本樂器。三弦琴在江戶時代被運用得極為廣泛,不論是歌舞伎、人形淨瑠璃的劇場音樂,或是各種歌曲音樂的伴奏,即使到了現在,也常常被使用。
">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莫札特的經典歌劇 - 魔笛

魔笛的維基百科介紹

Overture


Der Vogelfanger bin ich ja




Hm! Hm! Hm! Hm!


Duet, Pamina and Papageno



Act II, Quintet




The Queen of the Night



Papageno and Pagagena


Duet


Finale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絕對音樂的音樂家 - 布拉姆斯


父親也是音樂家(低音大提琴/法國號) 的布拉姆斯 (May 7, 1933-April 3, 1897) 七歲開始習琴, 19歲時已小有名氣。青少年時期傳言經常被強迫到俱樂部彈鋼琴賺錢,並學過大提琴。

20歲時隨小提琴家Eduard Reményi巡演, 遇到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姚阿幸, 之後到了Weimar又遇到了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受到匈牙利音樂家的影響,布拉姆斯對匈牙利曲風也有不少產作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



匈牙利舞曲第一號


匈牙利舞曲第六號

在Weimar時, Lizst曾公開演出布拉姆斯這首詼諧曲。

Brahms Scherzo, Op. 4


姚阿幸之後寫了一封信介紹舒曼給布拉姆斯, 因此布拉姆斯與舒曼結下不解之緣。跟舒曼學習之後,布拉姆斯心中暗自愛上舒曼的太太克拉拉,但從未表達。舒曼並在1853年的新音樂雜誌上讚揚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的創作大多是絕對音樂,鮮少有標題音樂。例如他的交響曲一到四號。布拉姆斯在20歲時就開始寫作交響曲, 但一直到40歲才發表第一首,原因是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的交響曲無法到達貝多芬的水平。

舒曼晚年生病時,布拉姆斯幫忙照顧她們的孩子,而當舒曼去世時,布拉姆斯克制住自己的感情,離開克拉拉,大部分布拉姆斯目前而熟能詳的曲子都是在舒曼去世以後寫成的。

當時所謂新德國樂派的作曲家, 如華格納, 稱布拉姆斯的曲子為傳統老舊的風格。1860年時,布拉姆斯試著組織音樂團體抗爭華格納過份的前衛音樂風格,但不幸失敗。


仍有貝多芬影響的第一號交響曲

第一號交響曲 第一樂章


第三號交響曲 第三樂章

第四交響曲 第一樂章



第三樂章 Allegro giocoso



第四樂章



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也是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這部作品是1878年布拉姆斯寫給摯友姚阿幸, 原本想要寫成四個樂章, 像交響曲一樣, 但最後布拉姆斯把其中的scherzo片段用到他的鋼琴協奏曲第二號裡頭。

這部作品首演在Jan 1, 1879在萊比錫,布拉姆斯親自指揮,姚阿幸小提琴獨奏,音樂會的上半場是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姚阿幸故意安排的。首演後布拉姆斯抱怨這場音樂會太多"D 大調" (因為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是D大調), 而當時許多小提琴家如維尼奧夫斯基認為此曲太難演出。

後來有許多獨奏家為這首曲子寫裝飾奏,小提琴家Ricci 曾灌錄16個不同版本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裝飾奏。第三樂章的裝飾奏並有樂團伴奏,跟傳統的小提琴協奏曲不同。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1868年, 布拉姆斯寫成了七個樂章的德意志安魂曲,是他最長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歐洲的音樂家地位, 並突破了長期以來貝多芬的陰影。

Mvt 1哀慟的人有福了


Mvt 2 因為凡有血氣的, 都盡如草




Mvt 3 耶和華啊求你教我知道我身之終



Mvt 4 萬軍之耶和華阿,你的居所何等可愛

Mvt 5 你們現在也是憂愁


Mvt 6 我們在這裡本沒有長存的城


Mvt 7 我聽見有聲音從天上說




布拉姆斯是一個愛旅行的人, 從1878年之後, 幾乎每年春天都去義大利度假並寫曲。


布拉姆斯也是變奏曲大王。

Variation on a theme by Haydn, Op. 56b





Variation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35


Variation on a theme of Schumann, op. 9




Variation on a theme of Handel










1896年克拉拉去世時,布拉姆斯憔悴的來到波昂奔喪,因悲痛及當時正患上肝癌,也於次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