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蝴蝶夫人 動畫意象

Giacomo Puccini

本文摘自  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omposer029.htm

Puccini
威爾第後最偉大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1858 年 12 月 22 日出生於路卡,家族從高曾祖父起連續好幾代都產生過音樂家,而父親則是當地教堂風琴師。父親除了在教堂演奏外也從事作曲及教學工作,是地方上位活躍的名 士,在普契尼五歲時因病去世。普契尼小時候並沒有顯露出特殊的音樂天份,反而一天到晚四處遊蕩惡作劇,儘管當時普契尼自己並沒想到要學音樂,但母親仍然讓 他依循家族傳統將他送到她先夫學生安傑羅尼門下接受音樂教育。


十歲時普契尼加入教會唱詩班,從那時起音樂潛能便逐漸發揮。十六歲時升任為教堂風琴師,開始可以獲得少許收入,有時為了增加收入,他也會到旅館中兼差彈奏鋼琴。

1876 年普契尼步行十三哩到比薩觀賞威爾第歌劇阿依達,這齣歌劇對他造成極大震撼,使他決定成為一個歌劇作曲家。為了達到這一個目的,普契尼決心要到米蘭攻讀音樂,他也更努力到處兼差演奏以賺取學費。母親為了協助兒子完成心願,因此也積極協助尋求學費贊助者,最後幸運地獲得瑪格麗特女王提供一年獎學金,普契尼因此於 1880 年 10 月進入米蘭雷爾音樂院就讀。


普契尼在音樂院中追隨龐開利和巴濟尼等名師學習,他喜歡音樂院的生活,也非常用功。不過第二年起,由於沒有了獎學金的資助導致他生活貧困,然卻自在,這種日子與他創作的 " 波西米亞人 " 中描寫年輕詩人魯道夫所過的生活差不多。

puccini

1883 年從音樂院畢業,畢業作品是一首管弦樂曲 " 交響綺想曲 ",這首作品在學院中演奏非常成功,所以他的老師名指揮家法西歐也將這首曲子安排在史卡拉劇院中演出,另外還將它交給米蘭一家著名的出版社出版。


1884 年普契尼譜出第一部歌劇 " 薇麗 " 並將之送往參加作曲競賽,不過並未得獎。不久後普契尼得到一個機會,將薇麗的曲譜彈給著名劇作家兼作曲家包益多聽,包益多聽過後頗感興趣,便設法協助使它上演。同年五月薇麗終於在米蘭威爾梅劇院首演,演出結果成功,普契尼因此得到了二千里拉的報酬。


同時,知名出版商黎柯狄也同意出版這部歌劇,而且先預付了一千里拉。薇麗一劇的成功使普契尼經濟窘境大為改善,據說他拿到酬勞後就到一家他最喜歡的餐廳,除 了清償過去他因為貧窮而積欠那家餐廳的幾百里拉,還點了一頓豐盛大餐好好享受。普契尼後來曾對別人說:這事件是我最值得回億、最大的一次滿足。


1889 年普契尼第二齣歌劇 " 艾德嘉 " 在史卡拉劇院推出。由於在此劇的創作過程中,普契尼的母親及弟弟先後過世,大大的影響了他的創作心情,再加上艾德嘉的劇本本身有缺點,所以首演徹底失敗。

puccini

1893 年第三部歌劇 " 曼儂 . 蕾絲考 " 在杜林初演。這一回普契尼在劇中安排了許多極為優美的旋律,再加上個人的創作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已然確立,因此演出大獲成功,此劇隨後也在倫敦和巴黎等地相繼演出,都受到觀眾熱烈歡迎。曼儂 . 蕾絲考的成功除了使普契尼創作信心大為增加外,也使他一躍為世界知名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1896 年 " 波西米亞人 " 一劇同樣在杜林首演,這齣歌劇首演成續不如曼儂 . 蕾絲考,但這齣歌劇親切動人的故事以及美妙動聽的音樂,還puccini是非常受到觀眾喜愛,兩個月後此劇於巴勒摩再度上演,就立刻得到了瘋狂的成功。1897 年波西米亞人在英國首演,1898 年在美國推出,1899 年也在德國上演,之後這部歌劇更流傳到世界各地,從而奠定了普契尼世界性的聲譽,也確立了歌劇大師的地位。

波西米亞人除了帶給普契尼響亮的名聲外,同時也為他帶來了豐富的收入。他在拉哥蓋了一棟別墅,並在那兒花了近三年時間完成另一齣新歌劇 " 托絲卡 "。該劇 1900 年在羅馬首演,演出當晚受到競爭對手聲稱要在劇院內放置炸彈的威脅,因而導致觀眾人數冷清。


1903 年 2 月,普契尼於某日夜裡駕車回家時因車速過快以致翻覆,造成他斷了一條腿。出事後被抬回家中急救並從佛羅倫斯延請名醫治療,但復元情況緩慢,經常感覺到腿部劇烈疼痛,有八、九個月之久,他都必須忍受傷痛及行動不便的折磨。" 蝴蝶夫人 " 就是在他身體極度痛苦的這段時期所完成的。

puccini

1904 年 2 月蝴蝶夫人在米蘭史卡拉劇院首演,不料當天觀眾反應非常冷淡,普契尼在劇中所採用的異國情調不但未能引起觀眾共鳴,反而造成了反效果。有一種說法是普契尼 的對手為了使蝴蝶夫人演出失敗,特意雇請一批專門搗蛋的群眾在歌劇進行中故意製造一些令人發笑的聲響,以致演出效果非常差。劇終時觀眾大喝倒采,這使得普契尼相當難堪。首演後他立刻收回劇本並對原劇略做修改,同年五月,修改後的版本再度於布瑞西亞推出,這一次觀眾終於體會出這部歌劇之美,而對普契尼的才華心悅誠服。1905 年 10 月英譯版的蝴蝶夫人首次在美國上演,並獲得成功,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因而決定要上演這齣歌劇,同時也邀請普契尼赴美訪問。1907 年元月普契尼抵達紐約,並受到熱烈歡迎。

普契尼在美國訪問期間,觀賞了由貝拉斯可所寫的舞台劇 " 西方少女 ",他對這齣舞台劇的內容極為喜歡,所以當大都會歌劇院邀請他寫一部新歌劇時,他就決定以西方少女為藍本。返抵義大利後普契尼立刻找劇作家編寫劇本,1908 年秋天劇本完成後他接著譜曲,1910 年 7 月底完成。同年 12 月 10 日,歌劇版的西方少女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飾演劇中男主角強生的則是世紀男高音卡羅素。雖然觀眾對該場演出的演員表現頗有好評,但整體成績可能因為劇詞欠佳的緣故,因此反應並不熱烈。

1917 年完成了兩部作品。作品之一的 " 燕子 " 於 1917 年在蒙地卡羅首演,這是一部稍具維也納輕歌劇風格的輕鬆歌劇。另一部作品則於隔年十二月在大都會歌劇院發表,這是一齣相當特別的歌劇,普契尼稱它為『三聯作』,因為它是由 " 外套 "、"安潔麗卡修女 " 及 " 強尼 . 史基基 " 三部獨幕歌劇所共同組成。


1942 年秋天當普契尼正在寫作 " 杜蘭朵 " 時,因為經常感到喉嚨疼痛以及聲音沙啞而前往佛羅倫斯治療,診斷後醫生證實他得了喉癌。在當時根治此症的惟一方法只有動手術將癌細胞切除,所以 11 月初普契尼由兒子陪同一起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延請名醫動手術。手術進行相當順利,普契尼似乎已渡過難關,然而手術後的第二天卻突然心臟病發,延至 29 日終告不治,留下了杜蘭朵這齣來不及完成的歌劇。

 

puccini下筆緩慢是普契尼的特色,他經常為了某一個小節或樂句絞盡心思推敲斟酌,甚至於只是為了要配合劇中某個場景的時空或是文化背景,便極盡其考究之可能。例如創作 " 托斯卡 " 時,為了第一幕終曲「彌撒場景」便寫信請羅馬聖安傑羅的神父告知當地教堂鐘聲的確實音調;為了呈現出寫實的文化背景,在創作 " 蝴蝶夫人 " 時還特別研究日本的民俗音樂。


普契尼對音樂情境的表達能力超強,劇本只要一經採用,他就會配上令人「任何時候聽到都會感動落淚」的旋律,亦即他的音樂感染力相當強。雖然作品廣受大眾喜愛,但是樂評家對他的作品卻經常表現出輕蔑的態度,他們認為普契尼的歌劇曲調太過俗豔煽情,只想討好聽眾的直覺感官本能,聽多之後會令人作嘔。儘管如此, 這些評論家卻不能否認普契尼的音樂確實有「立即打動人心」的魅力。


普契尼向來對週遭時事不感興趣,但對劇院中所有大小事務,包括歌劇佈景、舞台、燈光、服裝設計、新舊歌手、歌劇製作等卻都瞭若指掌,與他共事者,莫不被他在歌劇上的工作熱情所感動。

優秀作品

 

歌劇 - 波西米亞人 ( La Boh*me )
歌劇 - 蝴蝶夫人 ( Madama Butterfly )
歌劇 - 杜蘭朵公主 ( Durandot )

歌劇 - 托斯卡 (Tosca)

普契尼- 歌劇選粹

普契尼- 托斯卡


波希米亞人


強尼斯基基- 我的父親

蝴蝶夫人-普契尼




English Translation of "Un bel di, vedremo" (美好的一日)

One good day, we will see
Arising a strand of smoke
Over the far horizon on the sea
And then the ship appears
And then the ship is white
It enters into the port, it rumbles its salute.

Do you see it? He is coming!
I don't go down to meet him, not I.
I stay upon the edge of the hill
And I wait a long time
but I do not grow weary of the long wait.

And leaving from the crowded city,
A man, a little speck
Climbing the hill.
Who is it? Who is it?
And as he arrives
What will he say? What will he say?
He will call Butterfly from the distance
I without answering
Stay hidden
A little to tease him,
A little as to not die.
At the first meeting,
And then a little troubled
He will call, he will call
"Little one, dear wife
Blossom of orange"
The names he called me at his last coming.
All this will happen,
I promise you this
Hold back your fears -
I with secure faith wait for him.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是由義大利劇作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之歌劇。該劇由雷基·伊利卡喬賽普·賈科薩撰寫劇本,並根據隆恩的故事及伯勒斯科的戲劇作為藍本。

簡史

《蝴蝶夫人》曾在1904年2月17日當天於米蘭市的史卡拉歌劇院首演,可惜,該次首演卻落得慘淡收場。然而,普契尼並沒有氣餒,反而大幅修改劇本—將較為長的第二幕分作兩幕;改編完成的版本其後亦在1904年5月28日於一處名為佈雷西亞的小鎮作演出,該演出最終獲得空前成功。正因如此,該歌劇更於1907年以大熱姿態登陸紐約市的大都會歌劇院

如今,《蝴蝶夫人》於義大利演出時有兩幕,在美國演出則有三幕;歌唱者方面,蝴蝶夫人一角首演時由羅西納·史托爾齊歐(Rosina Storchio)所飾演,上世紀著名的日本女高音三浦環(Tamaki Miura)亦曾飾演蝴蝶夫人一角,並大受好評。



二幕版本歌劇

作曲:賈柯摩‧普契尼
劇本:魯伊吉‧伊利卡、朱塞培‧賈柯沙
根據美國導演兼劇作家大衛‧貝拉斯可原作改編而成
(原係以美國業餘作家約翰‧魯特‧隆之中篇小說改編)
首演:1904.02.17,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
修訂版首演:1904.05.28,布雷斯加大劇院

《劇中角色》


蝴蝶夫人(秋秋桑)................................................................女高音
平克頓(美國海軍上尉).......................................................男高音
鈴木(秋秋桑的女傭)...........................................................次女高音
夏普勒斯(美國駐日本領事)..............................................男中音
五郎(日本婚姻掮客)...........................................................男高音

 

《劇情簡介》

 

 

場景:二十世紀初,日本長崎港邊的小山丘

第一幕 山丘上的日本平房庭院

幕 啟時,婚姻掮客五郎帶著即將新婚的美國海軍軍官平克頓走上山丘,前來觀看新房,五郎向平克頓解說日本式平房隔間的奧妙,並介紹未來服侍新人的傭人們。未 久,美國駐日本領事夏普勒斯揮汗如雨、一步步走上山來,平克頓上前熱情迎接,並聊起他對這次與日本姑娘成婚的個人觀感:「我們美國佬浪跡天涯,四處為家, 不斷尋找歡樂與滿足,並且擄獲各地美女芳心。」夏普勒斯覺得平克頓態度有些輕佻,他力勸這位年輕的海軍軍官:千萬不能傷了日本姑娘的心,否則將會是件大罪 過。此時,五郎趕來稟報:「新娘隊伍來了!」一陣美麗的女聲合唱,遠遠地從山坡下傳上山頭,新娘秋秋桑在親友的陪伴下,緩步蓮移,拾階而上,沿途還歌頌著 大自然的美景與夢幻般的愛情。隊伍抵達後,秋秋桑率眾人行跪禮,平克頓憐惜地上前慰問一路辛苦的秋秋桑,夏普勒斯則是詢問起秋秋桑的家世;秋秋桑答說:她 原本是長崎當地世家之後,後來父親逝世,家道中落,為了討生活,不得以從事藝妓,並與母親相依為命。當夏普勒斯問起年齡時,秋秋桑則是俏皮地要兩位美國紳 士先猜一猜;平克頓與夏普勒斯猜了幾回後,秋秋桑則公布了正確答案:她今年已經十五歲,算很老了!平克頓與夏普勒斯聞言,不覺莞爾,「十五歲」在西方世界 國家裡,還正是玩耍的年紀,眼前這位日本女孩竟然說這樣已經很老了,他們覺得實在不可思議! 隨後日本天皇特使與婚姻公證人駕到。行禮前,秋秋桑在一旁偷偷告訴她未來的夫婿平克頓:她在前一天曾悄悄地到西方教堂受洗,改信基督教,這樣她以後就可以 和先生一同前去教會,向同一個神明祈禱。婚禮舉行後,正當蝴蝶夫人與平克頓接受眾人道賀時,忽然傳來一陣怒吼聲,原來是蝴蝶夫人的和尚叔父來了。他怒責秋 秋桑竟敢背棄自己家族所信仰的佛教,跑去改信洋鬼子的宗派;眾人聞言,紛紛離去,只留下被遺棄的秋秋桑獨自飲泣。此時夜幕低垂,平克頓上前安慰新婚的小妻 子,並誓言將好好地愛著她;隨後兩人相偕入房,共享新婚之夜的歡愉。

—第一幕落—

 

第二幕 蝴蝶夫人家中

第一部份

幕 起時,已是平克頓隨艦隊返美三年之後。女傭鈴木正在佛像前燃香祝禱,祈求上蒼別再讓蝴蝶夫人憂傷了;蝴蝶夫人則是語帶諷刺地說,日本的神明最懶惰,從不聽 她的禱告,她相信美國的神明比較勤快,會幫助她的丈夫早日歸來。鈴木對此卻不抱持太大的信心,蝴蝶夫人則是堅定地表示:在那美好的一天,一縷白色輕煙將會 從海平面上慢慢升起,然後會有一艘白色的船艦出現,那就是她心愛的丈夫平克頓回來了!(詠歎調:在那美好的一天) 隨後,美國駐日本領事沙普勒斯登門拜訪,他此番前來就是要告訴蝴蝶夫人:他已經收到平克頓的來信。就在此時,婚姻掮客五郎帶著一位日本貴族男士上門,說是 要幫蝴蝶夫人再次相親(因為根據日本習俗,如果丈夫遺棄了妻子,就視同離婚);蝴蝶夫人表示,自己嫁給了美國人,就應該依照美國的法律,既然美國的法律都 沒說什麼,哪還管日本的習俗呢?說罷,便將五郎與貴族男士請出門。這時,沙普勒斯才將平克頓的來信慢慢讀給蝴蝶夫人聽;中途,沙普勒斯試探性地問蝴蝶夫 人,如果平克頓不再回來時,她將如何自處?蝴蝶夫人心中為之一震,她悲嘆地告訴沙普勒斯:到時不是重操舊業當藝妓,就是一死!既然活得沒有尊嚴,只好走上 死路。蝴蝶夫人還回到房裡,抱出她與平克頓所生的兩歲兒子,她請沙普勒斯轉告平克頓,不要忘了他們的兒子;沙普勒斯問及小孩的名字,蝴蝶夫人答說:今天這 小孩叫做「憂傷」,等到他父親回來的那一天,他的名字就會是「歡樂」。 沙普勒斯離開後,港口邊傳來一陣砲聲,女傭鈴木上前一看,果真是平克頓的船艦回來了!蝴蝶夫人與鈴木興奮地摘下庭院裡的櫻花,灑滿屋子裡裡外外(櫻花二重 唱);蝴蝶夫人要鈴木幫她打扮成結婚當天的模樣,好迎接丈夫的歸來。此時夜晚來臨,蝴蝶夫人在紙門上挖了三個小洞,她抱著小孩,鈴木隨侍在側,主僕三人跪 坐在大門前,等待平克頓的出現。

—哼聲合唱—

第二部分

間 奏曲後,第二天清晨來臨,蝴蝶夫人一夜未眠,鈴木先請她回房休息,待平克頓上門後,再請蝴蝶夫人出來會面。稍後,沙普勒斯帶著平克頓出現,鈴木原本是一陣 驚喜,但又看到在他們身後,還有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女子,詢問之下,才知是平克頓「合法」的妻子。鈴木悲傷地告知平克頓,過去三年來蝴蝶夫人日夜守候,只 為等待丈夫的歸來,沒想到今日竟是這番局面!平克頓懺悔不已,飛奔離去,沙普勒斯則請鈴木幫忙說服蝴蝶夫人,讓小孩交給平克頓帶回美國撫養,平克頓的美國 妻子也上前保證,將會善待蝴蝶夫人的孩子。此時,蝴蝶夫人察覺外頭有動靜,以為是平克頓來了,趕忙跑出來與丈夫相會,沒想到卻只見到沙普勒斯與一位外國女 子;蝴蝶夫人心裡有數,知道丈夫是不可能回來了,只好答應沙普勒斯的請求,把小孩交給平克頓撫養,不過她要平克頓親自前來領取。沙普勒斯離開後,蝴蝶夫人 回到房裡,拿起父親生前遺留給她的短劍,準備自盡;此時鈴木把小孩帶了進來,蝴蝶夫人依依不捨地向孩子訣別,並曚上小孩的眼睛,自己則到屏風後,結束短短 十八年的青春,即使屋外傳來平克頓呼喊著蝴蝶的名字,也已喚不回蝴蝶的生命!

 


三幕的版本

第一幕

故事講述一位美國軍官與日本藝妓的愛情故事。

居酒屋中,一位在日本駐守美國軍官平克頓遇上了一位漂亮的藝妓蝴蝶。平克頓當場向蝴蝶求愛,蝴蝶接受了,於是他們舉辦了婚禮。媒公五郎撮合此次婚事,及安排他們於山間一所小屋暫宿。新娘子遂邀請眾藝伎朋友們,參與這次充滿喜悅及歡欣的大婚,而美國領事官夏普萊斯(Sharpless)亦有出席,但其後當聽聞平克頓於日後可能會娶一個來自美國的妻子時,頓感晴天霹靂。

婚禮進行期間,蝴蝶夫人的和尚叔父來了,他怒責蝴蝶夫人竟敢背棄自己家族所信仰的佛教。平克頓深深感動;而蝴蝶亦竟然為了他,如此的犧牲,他當下決定要好好照顧妻子。可惜他後來必須移防,於是和他妻子說:「妳要記住,我一定在櫻花盛開時回來!」


第二幕

三年後,平克頓已結束任務並返回美國,但蝴蝶深信他會重回她的身邊。忠心的僕人鈴木,衷心希望女主人不再飲泣。夏普萊斯受平克頓所托帶給蝴蝶一封信,蝴蝶準備閱讀此信時,山鳥卻出現,五郎更有意撮合他們。但蝴蝶對這求婚卻不為所動,並再三強調她一直是平克頓的妻子。

五郎及山鳥離去後,夏普萊斯替蝴蝶讀出平克頓的信。可惜,當蝴蝶得知平克頓從此一去不返,心感傷心欲絕。蝴蝶本來與平克頓育有一子,但平克頓全不知情,夏普萊斯遂答應將此事告知予平克頓。此時,遠處傳來槍聲,迎接平克頓正在乘搭的「林肯」號的回航。蝴蝶與鈴木欣喜若狂,細意用花為家居修飾,連同兒子三人穿上華美衣服,等待平克頓的回來。


第三幕

旭日初升,蝴蝶仍舊耐心等待。當她兒子及鈴木進房休息時,平克頓跟他在美國的合法妻子─凱特,與夏普萊斯終於來到,並向鈴木要求帶走蝴蝶的兒子。怯懦的平克頓無地自容,速速離開,留下這爛攤子予不幸的凱特。夏普萊斯懇求鈴木協助調停。

蝴蝶出現,準備見平克頓但卻找不到他。蝴蝶此時已估計到該事情的真相,並願意交出其兒子。夏普萊斯及凱特離去後,蝴蝶吩咐鈴木把蝴蝶的兒子帶入房間。其後,蝴蝶便在玩捉迷藏時,用黑布蒙著兒子的雙眼,並獨自走到屏封後,以死作為對平克頓的控訴—往自己的咽喉刺去自盡身亡……

當平克頓回到三年前的故居時,他只有看到經已斷氣的日本妻子以及他在日本生的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