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阿格麗希 英雄大波蘭舞曲

蕭邦 馬祖卡

參見文章: 蕭邦的馬祖卡

說到波蘭音樂,無論你是不是喜歡古典音樂,馬上聯想到的肯定是肖邦。身體瘦弱而相貌英俊的肖邦不但是波蘭音樂的代名詞,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波蘭的代名詞,他站在和哥白尼、居裏夫人比肩的位置上,兩百年來靠他那獨一無二的鋼琴樂曲來傳遞著這個歐洲最古老民族的聲音:孤獨,歡 樂,彷徨,沉默。這也是斯拉夫民族的共性。在肖邦的所有音樂裏,波蘭舞曲和馬祖卡舞曲是最為“波蘭”的,因為他的其他音樂有很強的法國或是其他音樂發達國 家的痕跡了,比如沙龍味很濃的夜曲,結構龐大的敘事曲。波蘭舞曲數量不多,經常被

演奏的只有7首,要麼高亢(如英雄,軍隊),要麼沉悶異常,讓人無法對這個國家感到親近。但51首馬祖卡卻彌補了這個缺點。肖邦的51首馬祖卡都不是很長,但卻形態各異,樂曲表達的內容、心情、高度和節奏出入很大,因此連起來聽很是過癮。

  但肖邦的馬祖卡卻較少地被鋼琴家所演奏,也許這是因為他的夜曲和圓舞曲太有名的緣故。即使有的CD收錄了馬祖卡,也不過是一首兩首。因此要想完 整地聽馬祖卡,只有去買肖邦的全集,還有一個辦法是找魯賓斯坦的CD。作為公認的演繹肖邦的最權威,市場上有關魯賓斯坦的CD基本上都是肖邦的作品,我雖 然不大聽老魯演的肖邦大部頭作品,但他的馬祖卡無疑還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無人能出其右。

  哪些音樂是肖邦最好的音樂?這歷來為所有肖邦的愛好者所爭論。什麼答案都有,但惟獨很少有說馬祖卡的。作為一個整體,我認為馬祖卡的造詣並不亞 于肖邦的所有夜曲或是敘事曲。這些取材于波蘭民間素材的音樂,短小精悍,始終給人以淡淡的孤獨和憂傷感,而這是聽音樂的最佳境界。李斯特的炫技音樂過于輝 煌,舒伯特的那些小曲能讓人憂傷到骨髓,莫扎特音樂美的讓人感到心慌;在肖邦本人作品中,憂傷也始終伴隨,但都沒有馬祖卡這麼自然,這麼原始,這麼平靜。 和波蘭舞曲反映波蘭王公貴族生活和精神面目不一樣,馬祖卡反映的是波蘭低層人們的生活。這是他們的舞曲,他們將貧困和絕望拋在一邊,將前途和命運拋在一 邊,獨自取樂。經肖邦的創作,所有和貧困、階級差距、不平等等有關的表情全部沒有了,只剩下唯美的音樂了。這些層次感並不突出的音樂,這些既不過分激烈也 不過分舒緩的音樂,卻把所有的感情隱藏在最深處。肖邦也許在別的音樂裏並沒有把感情隱藏得過深,但這裏是例外,所有的憤怒,所有的同情,所有的悲憫,全部 在簡單而又精致的旋律裏面。他把音樂裏對命運和生活的抗爭的因素給柔化了,給淡淡地流露出來,或許這樣的抗爭更有力。要知道,抗爭始終是肖邦音樂最大的一 個特色。在經過波蘭舞曲的反抗、第一協的吶喊之後,在經過SCHEROZS的嘲諷、前奏曲的發泄之後,肖邦終于平靜地回憶起了波蘭,回憶起了善良而充滿幻 想的波蘭人,于是,馬祖卡的抗爭最終作為一種優柔的詮釋給釋放出來,並取得了更大的效果。

  同圓舞曲一樣,馬祖卡雖名為舞曲,也不適合用來伴舞。魯賓斯坦,這個出生于波蘭的鋼琴巨匠十分正確地把握了這種以波蘭民間音樂為素材的短曲。越 是短曲越難彈奏,因為稍有差錯就會盡露無遺。魯賓斯坦的馬祖卡音色之美不但令別的鋼琴家望塵莫及,就是比較他自己演奏的另外的肖邦作品,也是難有並列之 作。他彈的不是很重,這和老冤家霍洛維茨是風格迥異,特別注重的是把音彈準,所以顯得小心翼翼的樣子。即使在這麼短小的曲子裏面,肖邦的感情內容還是非常 豐富的,因此層次很分明,但魯賓斯坦處理的非常好,音色弱一點,就很容易凸現對節奏和力度的控制。因此可以說,魯賓這樣做就是為了把音樂中的波蘭特色給彈 出來,而這正是他所具備的無可比擬的優勢之一。

  馬祖卡是我最為偏愛的肖邦的音樂。一直覺得只聽幾首馬祖卡根本無法真正聽進去,無法接觸馬祖卡最裏面最核心的東西。所以建議如果要聽,那就把馬 祖卡的全集找來一齊聽,反正這些都是些旋律優美的小曲,正好消暑。科爾托的肖邦全集裏面有少數馬祖卡,速度很快,但非常美。魯賓斯坦的肖邦全集的第三第四 張碟也是馬祖卡,是最經典最全的演繹。此外,還有如題圖的一些單獨列出來的肖邦馬祖卡全集,但演奏者基本上都是魯賓斯坦,看來純波蘭性的東西,別的鋼琴家 碰的還是少。


(責任編輯:馬裏)


Vladimir Horowitz plays Chopin Mazurka in b minor Opus. 33 No. 4 in Vienna (1987)

李雲迪- 蕭邦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鋼琴詩人蕭邦一生寫過兩首鋼琴協奏曲,皆完成於1830年。從他寫給朋友的私人信函裡得知:這兩首曲子都是他懷念暗戀對象的作品。因為祖國波蘭爆發戰爭,蕭邦遠走他鄉,兩人從此沒有再相見——女主角始終不知道蕭邦對她的感情。

這 般暗藏於心中的情意,化作音符娓娓道出,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裡,達到頂點,無法自矜的熱情潛伏在冷靜精確的黑白琴鍵之間,寫盡了愛情的苦澀、迷 惘與甜美。每次聽到這個樂章,就會想起海上鋼琴師的那一幕,有緣無份的相遇,造就出美麗的音樂,讓情人的嘆息迴盪千古。
本文節錄於http://roamover.blogspot.com/2006/08/blog-post_15.html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李雲迪

李雲迪 李雲迪,1982年10月7日生於四川重慶市。
自 幼受母親影響,酷愛音樂,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對音樂敏感的天性。3歲半開始在重慶市少年宮隨譚建明老師習手風琴,5歲便在重慶少兒手風琴比賽中獲幼兒組第一 名。7歲起轉學鋼琴,由少年宮吳勇老師啟蒙。9歲時仍在少年宮學琴,師從大陸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教授,進入但教授任教的鋼琴教學班,每次上課時間約40 分鐘,兩週一次的課程,開始接受較嚴格的專業訓練,直到小學畢業。
李雲迪的童年,是在一個文化水準很高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自小就養成對音樂的敏 銳嗅覺。李雲迪從小學、四川音樂學院附中、深圳藝術學校讀書,都是中國都市實施的九年義務制教育,小學念的是公立的,進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和深圳藝術學校 也得到公費補助。李雲迪的學琴的費用是由父母在家庭的正常運作額外負擔的,並且在確保李雲迪的文化養成及一切必須支出的條件下,去維持他學琴的開支。對李 雲迪學鋼琴這件事,父母最早是從孩子的素質教育方面考慮,加上李雲迪個人非常熱愛和認真,才能有今日的成績。

李雲迪自小學起練琴,因有校 內的工課,每天大約只有3~4小時可練琴,進入專業學校後,每天練琴時間約維持8小時左右,明顯比以前多些。不過仍沒有固定的框框,15歲以前大多是由媽 媽陪伴著練琴,以後逐漸能夠自我控制,無須他人提醒而自動自發了。1994年李雲迪進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開始接受專業而正規的鋼琴演奏訓練,陸續在國內 外鋼琴比賽中嶄露頭角,獲獎連連,靠的還是他個人對音樂的熱情與對鋼琴的執著。

2000年10月,李雲迪受大陸文化部選派參加波蘭華沙舉 行的「第14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在這個由國際第一流鋼琴家組成的權威評審團和波蘭廣大聽眾面前脫穎而出,李雲迪以令人信服的演奏,在這一項頂極比賽歷 時15年而兩屆第一名空缺之後,以毫無爭議的優勢贏得首獎,成為蕭邦鋼琴大賽70多年歷史中,第一位也是最年輕的一位華人得主,立刻在海內外激起強烈的迴 響,樂評家聲稱:「這是震驚世界琴壇的一大壯舉」。蕭邦鋼琴大賽特約樂評人Jan Popis說:「他證實了自己是掌握蕭邦演奏風格最完美且最富詩意的鋼琴家。他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華,他的演奏表現出最優雅的聲音和最完美的技巧。」另一則 樂評認為「李雲迪幾乎完美掌握了各種音樂因素的平衡」,是「一位稱職的蕭邦繼承人。」

李雲迪以他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和浪漫氣質的音樂情 感,加上訓練有素的鋼琴實力,鑄成他獨具魅力的音樂演奏事業,征服了評審委員和聽眾,贏得大獎,進而為自己創造了無限寬廣的音樂坦途。李雲迪已成為眾所矚 目的年輕鋼琴家,2001年4月李雲迪在日本東京與全球古典音樂最大的唱片公司DG簽下專屬音樂家的錄音合約,成為超過103年來該公司的第一位簽約的中 國鋼琴家,9月間他在柏林錄製完成第一張蕭邦鋼琴作品的專輯,曲目包括第三號鋼琴奏鳴曲、華麗大波蘭舞曲,練習曲與夜曲各三首,準備在11月陸續於全球發 行;10月份他在德國漢諾威音樂院的學習課程也正式開始,雖然是漫長而艱辛的路程,但為這位英雄出少年的年輕鋼琴家,成為更偉大的音樂家做準備與養成的工 作,他將會以潛心的學習去迎接任何一個挑戰
*少年宮:大陸地區讓兒童或青少年校外學習才藝的活動中心,多於國定例假日由父母陪同學習

李雲迪得獎記錄:
北京華普杯全國少兒鋼琴大賽中獲第一名
美國史特拉汶斯基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
香港第十屆鋼琴公開賽公開組第三名
香港第一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黃河」協奏曲組第一名
美國南密蘇里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少年組第三名
荷蘭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成人組第三名 美國吉娜巴考爾青少年藝術家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 第二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成人組第三名
波蘭第14屆華沙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得主

李雲迪 In Love with Chopin

蕭邦 圓舞曲 Op. 5 in A-flat, Op. 42

李雲迪 華麗的大波蘭舞曲

李雲迪- 蕭邦 詼諧曲第二號

李雲迪- 蕭邦 幻想即興曲

李雲迪演奏的蕭邦夜曲 Op. 9, No. 2

鋼琴詩人- 蕭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蘭語: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法語: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肖邦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自幼喜愛波蘭民族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滿20歲已出名。肖邦39歲時英年早逝,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如四部敘事曲、十余部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二十多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二十多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四部諧謔曲、三部鋼琴奏鳴曲,至少三十二首多夜曲,五十九首馬祖卡,兩首鋼琴協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鳴曲等。肖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肖邦出生在波蘭中部小鎮熱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位於波蘭首都華沙附近)。肖邦的母親是波蘭人,父親Nicolas Chopin(1771年—1844年)是波蘭籍的法國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從父輩繼承下來的葡萄園,1787年移居波蘭並加入波蘭籍,參加過1792年的俄波戰爭和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義科希丘什科,Kościuszko,1746年—1817年,波蘭人民英雄),第二次瓜分波蘭後在貴族家庭當法語家庭教師,認識了一個雇主的親戚也就是後來肖邦的母親Justyna Krzyżanowska,他們在1806年結婚,肖邦的父親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學教授法語的工作。肖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華沙。

肖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肖邦是個音樂天才,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肖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他在華沙被譽為「第二個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歲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奧地利作曲家阿德爾伯特·基洛維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臺演奏,從此躋身進入了波蘭貴族的沙龍

1822年起肖邦師從約瑟夫·艾爾斯內(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一年後公開演奏了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裡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從中學畢業後,肖邦在音樂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學習鋼琴演奏和作曲。肖邦作曲相當勤奮,他發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調鋼琴和管弦樂變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2,1827年),來自莫扎特的歌劇「Don Giovanni」,幾年後在德國引起了轟動,1831年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論家在萊比錫的一份19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報紙中,以《作品二號》為題(德語:Ein Werk II.)寫道:「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1],對肖邦的作品給予極高的評價。

他十九歲時已經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1829年至1831年間,肖邦在華沙、維也納和巴黎各地舉行了多場音樂會,他的演出受到了專業報刊的高度評價,「柔和的演奏,難以形容的流暢,能夠喚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繹。」[2],他是「音樂地平線上最閃亮流星中的一顆」[3]。1829年肖邦愛上了音樂學院的女同學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這段秘密的愛情無疾而終。因為1830年波蘭爆發了反對外國勢力瓜分波蘭的起義,蕭邦無法回國,而肖邦的父親也建議肖邦暫時先留在國外,1831年肖邦最終忍痛離開故鄉波蘭移居到了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和作曲為生。


巴黎的生活

1833年的肖邦画像,作者Francesco Hayez。
1833年的肖邦畫像,作者Francesco Hayez。

移居到巴黎後,肖邦很快愛上了這座城市,巴黎的建築和大城市氛圍深深吸引著肖邦,他在一份寄回波蘭的信中寫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國籍德國鋼琴家和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卡爾克布倫訥(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為師,繼續學習鋼琴,但是他感覺受到了教學方式的限制,課程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月。肖邦在巴黎參加音樂會 的演出以賺取生活費,起先肖邦還未出名,收入僅夠糊口,後來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資助者帶肖邦參加了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 族的一次接待活動,肖邦的鋼琴演奏打動了客人,轉眼間贏得了一大批的鋼琴學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學生。肖邦通過音樂會、作曲和教授鋼琴課,從1833年起 便有了穩定的收入,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肖邦甚至有一輛私人馬車和隨從,他的衣服都是高檔的材料製成。而相比之下,19世紀的其他音樂家如理查德·瓦格納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則還需要指望著資助者的贊助。

在巴黎期間蕭邦做了多次訪問,1834年,他和席勒共同訪問了在亞琛舉行的的萊茵河畔音樂節。蕭邦、席勒還有門德爾松三人在此次音樂節中碰面並一起去了杜塞爾多夫科布倫茨科隆,他們三人彼此欣賞對方的音樂才華,並互相學習和切磋了音樂技藝。

肖邦交友廣泛,他的好友包括詩人繆塞巴爾扎克海涅亞當·密茨凱維奇,畫家德拉克羅瓦,音樂家李斯特費迪南德·希勒,以及女作家喬治·桑。肖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見到了身著男裝、抽著煙的喬治·桑,並對她一見傾心。

與喬治·桑的戀情

乔治·桑
喬治·桑

1837年肖邦因為與18歲的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戀情,陷入了生活危機,正在這時,他邂逅了比他大6歲的喬治·桑,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見到喬治·桑,肖邦就感受到了她與Maria Wodzińska的截然不同,Maria Wodzińska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而詩人喬治·桑看上去卻是十分高傲和極具自我意識。但是肖邦與喬治·桑的戀情卻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方面,喬治· 桑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許多年輕才俊的追求,另一方面,喬治·桑後來銷毀了大部分寄給她的信件,使得人們無法確定肖邦同她之間的真正關係。

1838年11月喬治·桑帶著她的兩個孩子Maurice和Solange移居西班牙馬洛卡島上的法德摩薩鎮,Maurice患有風濕症,喬治·桑根據醫生的建議,希望西班牙的氣候可以有助於Maurice健康狀況的好轉。而肖邦也一同搬到了馬洛卡,肖邦一生患有肺結核,他也希望溫暖的氣候能夠緩解他的病痛,但是事與願違,Maurice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而肖邦的肺結核卻因為房間條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氣,發展成了肺炎。98天後肖邦和喬治·桑離開了馬洛卡島,這段旅程雖短,但是對肖邦和喬治·桑都印象深刻,喬治·桑將這段經歷記錄在了她的小說《馬洛卡島上的冬天》中。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喬治·桑位於家鄉諾昂(Nohant)的莊園里度過的。這是一些寧靜的日子,肖邦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蘭舞曲《英雄》。

肖邦和喬治·桑的戀情在1847年畫上了句號,兩人都沒有公開分手的原因。當時喬治·桑的女兒Solange愛上了貧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這引發了喬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喬治·桑變得非常好戰,當肖邦得知Solange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訂婚的消息後,非但沒有反對,還表現出來贊同,這使得喬治·桑大為惱火。

英年早逝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中的肖邦墓
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中的肖邦墓

肖邦1848年在巴黎舉辦了他的最後一次音樂會,此後他訪問了英格蘭蘇格蘭,本打算11月在倫敦在舉行幾場音樂會和沙龍演出,但由於肺結核病情嚴重不得不放棄這些計劃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無法繼續授課和演出,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時年39歲。

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舉辦肖邦葬禮的教堂歷來不允許唱詩班中有女性,葬禮因此推遲 了近兩周,最後教堂終於做出讓步,允許女歌手在黑幕簾後演唱,使得肖邦的遺願能夠達成。有將近三千人參加了10月30日舉行的肖邦葬禮,演唱者還包括 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為1827年貝多芬的葬禮演唱安魂曲,為1835年貝利尼的葬禮演唱Lachrymosa。

根據肖邦的遺願,他被葬於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下葬時演奏了奏鳴曲op.35中的葬禮進行曲。雖然蕭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將他的心臟裝在甕裡並移到華沙,封在聖十字教堂的柱子裡。拉 雪茲神父公墓裡的蕭邦墓碑前,總是吸引著許多參訪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裡,依然鮮花不斷。後來肖邦在波蘭的好友將故鄉的一罐泥土帶到巴黎,灑在肖邦的墓 上,使肖邦能夠安葬在波蘭的土地下。

作品

肖邦的作品以鋼琴曲為主,雖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頗為艱深,但是他從來不會以炫技為最終目的,肖邦的作品更注重詩意和細膩的情感。

獨奏曲

作為一個波蘭作曲家,肖邦為故鄉的波蘭舞曲瑪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調波蘭舞曲(K. 889),那時肖邦才剛7歲,肖邦一生都在作波蘭舞曲,年輕時候的許多波蘭舞曲作品最後都沒有發表,因為他認為這些作品過於單調。肖邦先是專注於先驅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和Johann Nepomuk Hummel的作品,此後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滿了肖邦對家鄉波蘭的渴望和思念,他所有現存的波蘭舞曲(從op.26 Nr. 1開始),都有一段華彩樂章作為開場。

瑪祖卡與波蘭舞曲不同,在19世紀初還是一個相當嶄新的音樂形式,但很快就風靡了全歐洲。肖邦不僅在城市沙龍中聽瑪祖卡,也在波蘭聽民俗原始形態的瑪祖卡,15歲時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瑪祖卡(B大調瑪祖卡,891年—895年),最具特色的是對變音階的精彩運用和五度音階的低音,從op.6(1830年—1832年)起的瑪祖卡多使用循環的形式。

總的來說,肖邦的這些作品並不適合於舞蹈,因為它們大都節奏過快,他的華爾茲作品也是如此。肖邦的華爾茲是為沙龍譜 寫的,大都使用大調,因為大調比小調更加歡快,其中著名的有《一分鐘圓舞曲》,作品節奏極快,而且充滿激情,其實它並非人們經常所聽到的那樣,不是為了讓 人盡量在一分鐘內演奏完畢,肖邦本人或其他鋼琴家是否能夠在一分鐘內完成作品的演奏也不得而知,之所以取名《一分鐘圓舞曲》,是要表達「把握瞬間」的意 思;這部作品的靈感來自一條追逐自己尾巴團團轉的小狗,所以這部圓舞曲也被稱為《小狗圓舞曲》。

另一類肖邦所發展的音樂形式是夜曲,肖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愛爾蘭作曲家和鋼琴家、夜曲的發明者John Field的影響,而肖邦的夜曲作品聽上去更加地和諧,充滿變換的韻律,曲調也更加靈活,有美聲唱法的風格。

24首鋼琴前奏曲創作於肖邦在馬洛卡的短暫旅程中,按順序對應著五度音階,從C大調開始,到a小調結束,大小調交替。

奏鳴曲

肖邦大量的鋼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鳴曲,當時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對音樂形式的嚴格要求,使得肖邦無法自如掌握,或者肖邦可能是根本不願意受形式所約束。肖邦的第一部奏鳴曲是早期創作的,獻給了他的老師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鳴曲(op.58,1844年)是一部紀念作品。

最受歡迎的是鋼琴奏鳴曲2號b小調(op.35,1839年),其中的第三樂章是著名的《葬禮進行曲》(marche funèbre),這個樂章與之前的Grave – doppio movimento和詼諧曲(Scherzo)樂章,以及之後Finale的節拍,初聽起來前後沒有關聯,但是音樂學的研究卻發現之間聯繫緊密。肖邦的這部鋼琴奏鳴曲作品在當時便引起了爭議,第一,奏鳴曲的所有樂章都是用小調寫的,這在當時是不同尋常的,小調奏鳴曲習慣上至少應當有一個樂章使用大調;第二,各個樂章的主題令人憎惡,這引起了舒曼的抗議,第一樂章Grave – doppio movimento令人喘不過氣來,第二樂章Scherzo詼諧曲近乎粗暴地激烈,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被舒曼形容成「殘暴」(德語:grauenhaft),而第四樂章則缺乏曲調,所有這些在當時都是不合時宜的。

除此之外,肖邦還作有4首敘事曲和4首詼諧曲,都是相當精緻的作品。肖邦的練習曲op.10、op.25和另外三首肖邦去世後才發表的作品,對彈奏技術的要求很高,同時又非常適合於音樂會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調《革命練習曲》(op.10 Nr.12)。肖邦將練習曲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此前的練習曲,比如卡爾·車爾尼的練習曲,大都只專注於教學目的,而後來的弗蘭茲·李斯特亞歷山大·斯克裡亞賓克勞德·德彪西也都對練習曲做出了發展。

肖邦的即興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後才發表的,因為肖邦在作曲完畢後才發現,作品的中段與波希米亞作曲家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鋼琴作品驚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願意將其發表。

協奏曲

除了獨奏作品外,肖邦還有2部鋼琴協奏曲1號(e小調)和2號(f小調)。

代表作品

肖邦共發表編號作品65首(op.1—op.65),去世後發表11首(op.66—op.74,其中op.72有3首)。其中包括比較有名的:

  • 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
  • 降D大調「小狗」圓舞曲,又稱「一分鐘圓舞曲」
  • 升c小調圓舞曲
  • 降A大調圓舞曲《離別》
  • 降G大調圓舞曲
  • A大調波蘭舞曲《軍隊》
  • 降A大調波蘭舞曲《英雄》
  • 降E大調夜曲
  • 升F大調夜曲
  • 降b小調夜曲
  • 降A大調夜曲
  • 第二十三號瑪祖卡舞曲
  • 第四十四號瑪祖卡舞曲
  • c小調練習曲《革命》
  • E大調練習曲《離別》
  • 第一號敘事曲
  • 第一號詼諧曲
  • 第七號前奏曲
  • 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

紀念

為了紀念蕭邦,波蘭華沙每五年舉行一次蕭邦鋼琴大賽。

自蕭邦逝世後,以下以其名命名: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蝴蝶夫人 動畫意象

Giacomo Puccini

本文摘自  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omposer029.htm

Puccini
威爾第後最偉大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1858 年 12 月 22 日出生於路卡,家族從高曾祖父起連續好幾代都產生過音樂家,而父親則是當地教堂風琴師。父親除了在教堂演奏外也從事作曲及教學工作,是地方上位活躍的名 士,在普契尼五歲時因病去世。普契尼小時候並沒有顯露出特殊的音樂天份,反而一天到晚四處遊蕩惡作劇,儘管當時普契尼自己並沒想到要學音樂,但母親仍然讓 他依循家族傳統將他送到她先夫學生安傑羅尼門下接受音樂教育。


十歲時普契尼加入教會唱詩班,從那時起音樂潛能便逐漸發揮。十六歲時升任為教堂風琴師,開始可以獲得少許收入,有時為了增加收入,他也會到旅館中兼差彈奏鋼琴。

1876 年普契尼步行十三哩到比薩觀賞威爾第歌劇阿依達,這齣歌劇對他造成極大震撼,使他決定成為一個歌劇作曲家。為了達到這一個目的,普契尼決心要到米蘭攻讀音樂,他也更努力到處兼差演奏以賺取學費。母親為了協助兒子完成心願,因此也積極協助尋求學費贊助者,最後幸運地獲得瑪格麗特女王提供一年獎學金,普契尼因此於 1880 年 10 月進入米蘭雷爾音樂院就讀。


普契尼在音樂院中追隨龐開利和巴濟尼等名師學習,他喜歡音樂院的生活,也非常用功。不過第二年起,由於沒有了獎學金的資助導致他生活貧困,然卻自在,這種日子與他創作的 " 波西米亞人 " 中描寫年輕詩人魯道夫所過的生活差不多。

puccini

1883 年從音樂院畢業,畢業作品是一首管弦樂曲 " 交響綺想曲 ",這首作品在學院中演奏非常成功,所以他的老師名指揮家法西歐也將這首曲子安排在史卡拉劇院中演出,另外還將它交給米蘭一家著名的出版社出版。


1884 年普契尼譜出第一部歌劇 " 薇麗 " 並將之送往參加作曲競賽,不過並未得獎。不久後普契尼得到一個機會,將薇麗的曲譜彈給著名劇作家兼作曲家包益多聽,包益多聽過後頗感興趣,便設法協助使它上演。同年五月薇麗終於在米蘭威爾梅劇院首演,演出結果成功,普契尼因此得到了二千里拉的報酬。


同時,知名出版商黎柯狄也同意出版這部歌劇,而且先預付了一千里拉。薇麗一劇的成功使普契尼經濟窘境大為改善,據說他拿到酬勞後就到一家他最喜歡的餐廳,除 了清償過去他因為貧窮而積欠那家餐廳的幾百里拉,還點了一頓豐盛大餐好好享受。普契尼後來曾對別人說:這事件是我最值得回億、最大的一次滿足。


1889 年普契尼第二齣歌劇 " 艾德嘉 " 在史卡拉劇院推出。由於在此劇的創作過程中,普契尼的母親及弟弟先後過世,大大的影響了他的創作心情,再加上艾德嘉的劇本本身有缺點,所以首演徹底失敗。

puccini

1893 年第三部歌劇 " 曼儂 . 蕾絲考 " 在杜林初演。這一回普契尼在劇中安排了許多極為優美的旋律,再加上個人的創作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已然確立,因此演出大獲成功,此劇隨後也在倫敦和巴黎等地相繼演出,都受到觀眾熱烈歡迎。曼儂 . 蕾絲考的成功除了使普契尼創作信心大為增加外,也使他一躍為世界知名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1896 年 " 波西米亞人 " 一劇同樣在杜林首演,這齣歌劇首演成續不如曼儂 . 蕾絲考,但這齣歌劇親切動人的故事以及美妙動聽的音樂,還puccini是非常受到觀眾喜愛,兩個月後此劇於巴勒摩再度上演,就立刻得到了瘋狂的成功。1897 年波西米亞人在英國首演,1898 年在美國推出,1899 年也在德國上演,之後這部歌劇更流傳到世界各地,從而奠定了普契尼世界性的聲譽,也確立了歌劇大師的地位。

波西米亞人除了帶給普契尼響亮的名聲外,同時也為他帶來了豐富的收入。他在拉哥蓋了一棟別墅,並在那兒花了近三年時間完成另一齣新歌劇 " 托絲卡 "。該劇 1900 年在羅馬首演,演出當晚受到競爭對手聲稱要在劇院內放置炸彈的威脅,因而導致觀眾人數冷清。


1903 年 2 月,普契尼於某日夜裡駕車回家時因車速過快以致翻覆,造成他斷了一條腿。出事後被抬回家中急救並從佛羅倫斯延請名醫治療,但復元情況緩慢,經常感覺到腿部劇烈疼痛,有八、九個月之久,他都必須忍受傷痛及行動不便的折磨。" 蝴蝶夫人 " 就是在他身體極度痛苦的這段時期所完成的。

puccini

1904 年 2 月蝴蝶夫人在米蘭史卡拉劇院首演,不料當天觀眾反應非常冷淡,普契尼在劇中所採用的異國情調不但未能引起觀眾共鳴,反而造成了反效果。有一種說法是普契尼 的對手為了使蝴蝶夫人演出失敗,特意雇請一批專門搗蛋的群眾在歌劇進行中故意製造一些令人發笑的聲響,以致演出效果非常差。劇終時觀眾大喝倒采,這使得普契尼相當難堪。首演後他立刻收回劇本並對原劇略做修改,同年五月,修改後的版本再度於布瑞西亞推出,這一次觀眾終於體會出這部歌劇之美,而對普契尼的才華心悅誠服。1905 年 10 月英譯版的蝴蝶夫人首次在美國上演,並獲得成功,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因而決定要上演這齣歌劇,同時也邀請普契尼赴美訪問。1907 年元月普契尼抵達紐約,並受到熱烈歡迎。

普契尼在美國訪問期間,觀賞了由貝拉斯可所寫的舞台劇 " 西方少女 ",他對這齣舞台劇的內容極為喜歡,所以當大都會歌劇院邀請他寫一部新歌劇時,他就決定以西方少女為藍本。返抵義大利後普契尼立刻找劇作家編寫劇本,1908 年秋天劇本完成後他接著譜曲,1910 年 7 月底完成。同年 12 月 10 日,歌劇版的西方少女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飾演劇中男主角強生的則是世紀男高音卡羅素。雖然觀眾對該場演出的演員表現頗有好評,但整體成績可能因為劇詞欠佳的緣故,因此反應並不熱烈。

1917 年完成了兩部作品。作品之一的 " 燕子 " 於 1917 年在蒙地卡羅首演,這是一部稍具維也納輕歌劇風格的輕鬆歌劇。另一部作品則於隔年十二月在大都會歌劇院發表,這是一齣相當特別的歌劇,普契尼稱它為『三聯作』,因為它是由 " 外套 "、"安潔麗卡修女 " 及 " 強尼 . 史基基 " 三部獨幕歌劇所共同組成。


1942 年秋天當普契尼正在寫作 " 杜蘭朵 " 時,因為經常感到喉嚨疼痛以及聲音沙啞而前往佛羅倫斯治療,診斷後醫生證實他得了喉癌。在當時根治此症的惟一方法只有動手術將癌細胞切除,所以 11 月初普契尼由兒子陪同一起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延請名醫動手術。手術進行相當順利,普契尼似乎已渡過難關,然而手術後的第二天卻突然心臟病發,延至 29 日終告不治,留下了杜蘭朵這齣來不及完成的歌劇。

 

puccini下筆緩慢是普契尼的特色,他經常為了某一個小節或樂句絞盡心思推敲斟酌,甚至於只是為了要配合劇中某個場景的時空或是文化背景,便極盡其考究之可能。例如創作 " 托斯卡 " 時,為了第一幕終曲「彌撒場景」便寫信請羅馬聖安傑羅的神父告知當地教堂鐘聲的確實音調;為了呈現出寫實的文化背景,在創作 " 蝴蝶夫人 " 時還特別研究日本的民俗音樂。


普契尼對音樂情境的表達能力超強,劇本只要一經採用,他就會配上令人「任何時候聽到都會感動落淚」的旋律,亦即他的音樂感染力相當強。雖然作品廣受大眾喜愛,但是樂評家對他的作品卻經常表現出輕蔑的態度,他們認為普契尼的歌劇曲調太過俗豔煽情,只想討好聽眾的直覺感官本能,聽多之後會令人作嘔。儘管如此, 這些評論家卻不能否認普契尼的音樂確實有「立即打動人心」的魅力。


普契尼向來對週遭時事不感興趣,但對劇院中所有大小事務,包括歌劇佈景、舞台、燈光、服裝設計、新舊歌手、歌劇製作等卻都瞭若指掌,與他共事者,莫不被他在歌劇上的工作熱情所感動。

優秀作品

 

歌劇 - 波西米亞人 ( La Boh*me )
歌劇 - 蝴蝶夫人 ( Madama Butterfly )
歌劇 - 杜蘭朵公主 ( Durandot )

歌劇 - 托斯卡 (Tosca)

普契尼- 歌劇選粹

普契尼- 托斯卡


波希米亞人


強尼斯基基- 我的父親

蝴蝶夫人-普契尼




English Translation of "Un bel di, vedremo" (美好的一日)

One good day, we will see
Arising a strand of smoke
Over the far horizon on the sea
And then the ship appears
And then the ship is white
It enters into the port, it rumbles its salute.

Do you see it? He is coming!
I don't go down to meet him, not I.
I stay upon the edge of the hill
And I wait a long time
but I do not grow weary of the long wait.

And leaving from the crowded city,
A man, a little speck
Climbing the hill.
Who is it? Who is it?
And as he arrives
What will he say? What will he say?
He will call Butterfly from the distance
I without answering
Stay hidden
A little to tease him,
A little as to not die.
At the first meeting,
And then a little troubled
He will call, he will call
"Little one, dear wife
Blossom of orange"
The names he called me at his last coming.
All this will happen,
I promise you this
Hold back your fears -
I with secure faith wait for him.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是由義大利劇作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之歌劇。該劇由雷基·伊利卡喬賽普·賈科薩撰寫劇本,並根據隆恩的故事及伯勒斯科的戲劇作為藍本。

簡史

《蝴蝶夫人》曾在1904年2月17日當天於米蘭市的史卡拉歌劇院首演,可惜,該次首演卻落得慘淡收場。然而,普契尼並沒有氣餒,反而大幅修改劇本—將較為長的第二幕分作兩幕;改編完成的版本其後亦在1904年5月28日於一處名為佈雷西亞的小鎮作演出,該演出最終獲得空前成功。正因如此,該歌劇更於1907年以大熱姿態登陸紐約市的大都會歌劇院

如今,《蝴蝶夫人》於義大利演出時有兩幕,在美國演出則有三幕;歌唱者方面,蝴蝶夫人一角首演時由羅西納·史托爾齊歐(Rosina Storchio)所飾演,上世紀著名的日本女高音三浦環(Tamaki Miura)亦曾飾演蝴蝶夫人一角,並大受好評。



二幕版本歌劇

作曲:賈柯摩‧普契尼
劇本:魯伊吉‧伊利卡、朱塞培‧賈柯沙
根據美國導演兼劇作家大衛‧貝拉斯可原作改編而成
(原係以美國業餘作家約翰‧魯特‧隆之中篇小說改編)
首演:1904.02.17,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
修訂版首演:1904.05.28,布雷斯加大劇院

《劇中角色》


蝴蝶夫人(秋秋桑)................................................................女高音
平克頓(美國海軍上尉).......................................................男高音
鈴木(秋秋桑的女傭)...........................................................次女高音
夏普勒斯(美國駐日本領事)..............................................男中音
五郎(日本婚姻掮客)...........................................................男高音

 

《劇情簡介》

 

 

場景:二十世紀初,日本長崎港邊的小山丘

第一幕 山丘上的日本平房庭院

幕 啟時,婚姻掮客五郎帶著即將新婚的美國海軍軍官平克頓走上山丘,前來觀看新房,五郎向平克頓解說日本式平房隔間的奧妙,並介紹未來服侍新人的傭人們。未 久,美國駐日本領事夏普勒斯揮汗如雨、一步步走上山來,平克頓上前熱情迎接,並聊起他對這次與日本姑娘成婚的個人觀感:「我們美國佬浪跡天涯,四處為家, 不斷尋找歡樂與滿足,並且擄獲各地美女芳心。」夏普勒斯覺得平克頓態度有些輕佻,他力勸這位年輕的海軍軍官:千萬不能傷了日本姑娘的心,否則將會是件大罪 過。此時,五郎趕來稟報:「新娘隊伍來了!」一陣美麗的女聲合唱,遠遠地從山坡下傳上山頭,新娘秋秋桑在親友的陪伴下,緩步蓮移,拾階而上,沿途還歌頌著 大自然的美景與夢幻般的愛情。隊伍抵達後,秋秋桑率眾人行跪禮,平克頓憐惜地上前慰問一路辛苦的秋秋桑,夏普勒斯則是詢問起秋秋桑的家世;秋秋桑答說:她 原本是長崎當地世家之後,後來父親逝世,家道中落,為了討生活,不得以從事藝妓,並與母親相依為命。當夏普勒斯問起年齡時,秋秋桑則是俏皮地要兩位美國紳 士先猜一猜;平克頓與夏普勒斯猜了幾回後,秋秋桑則公布了正確答案:她今年已經十五歲,算很老了!平克頓與夏普勒斯聞言,不覺莞爾,「十五歲」在西方世界 國家裡,還正是玩耍的年紀,眼前這位日本女孩竟然說這樣已經很老了,他們覺得實在不可思議! 隨後日本天皇特使與婚姻公證人駕到。行禮前,秋秋桑在一旁偷偷告訴她未來的夫婿平克頓:她在前一天曾悄悄地到西方教堂受洗,改信基督教,這樣她以後就可以 和先生一同前去教會,向同一個神明祈禱。婚禮舉行後,正當蝴蝶夫人與平克頓接受眾人道賀時,忽然傳來一陣怒吼聲,原來是蝴蝶夫人的和尚叔父來了。他怒責秋 秋桑竟敢背棄自己家族所信仰的佛教,跑去改信洋鬼子的宗派;眾人聞言,紛紛離去,只留下被遺棄的秋秋桑獨自飲泣。此時夜幕低垂,平克頓上前安慰新婚的小妻 子,並誓言將好好地愛著她;隨後兩人相偕入房,共享新婚之夜的歡愉。

—第一幕落—

 

第二幕 蝴蝶夫人家中

第一部份

幕 起時,已是平克頓隨艦隊返美三年之後。女傭鈴木正在佛像前燃香祝禱,祈求上蒼別再讓蝴蝶夫人憂傷了;蝴蝶夫人則是語帶諷刺地說,日本的神明最懶惰,從不聽 她的禱告,她相信美國的神明比較勤快,會幫助她的丈夫早日歸來。鈴木對此卻不抱持太大的信心,蝴蝶夫人則是堅定地表示:在那美好的一天,一縷白色輕煙將會 從海平面上慢慢升起,然後會有一艘白色的船艦出現,那就是她心愛的丈夫平克頓回來了!(詠歎調:在那美好的一天) 隨後,美國駐日本領事沙普勒斯登門拜訪,他此番前來就是要告訴蝴蝶夫人:他已經收到平克頓的來信。就在此時,婚姻掮客五郎帶著一位日本貴族男士上門,說是 要幫蝴蝶夫人再次相親(因為根據日本習俗,如果丈夫遺棄了妻子,就視同離婚);蝴蝶夫人表示,自己嫁給了美國人,就應該依照美國的法律,既然美國的法律都 沒說什麼,哪還管日本的習俗呢?說罷,便將五郎與貴族男士請出門。這時,沙普勒斯才將平克頓的來信慢慢讀給蝴蝶夫人聽;中途,沙普勒斯試探性地問蝴蝶夫 人,如果平克頓不再回來時,她將如何自處?蝴蝶夫人心中為之一震,她悲嘆地告訴沙普勒斯:到時不是重操舊業當藝妓,就是一死!既然活得沒有尊嚴,只好走上 死路。蝴蝶夫人還回到房裡,抱出她與平克頓所生的兩歲兒子,她請沙普勒斯轉告平克頓,不要忘了他們的兒子;沙普勒斯問及小孩的名字,蝴蝶夫人答說:今天這 小孩叫做「憂傷」,等到他父親回來的那一天,他的名字就會是「歡樂」。 沙普勒斯離開後,港口邊傳來一陣砲聲,女傭鈴木上前一看,果真是平克頓的船艦回來了!蝴蝶夫人與鈴木興奮地摘下庭院裡的櫻花,灑滿屋子裡裡外外(櫻花二重 唱);蝴蝶夫人要鈴木幫她打扮成結婚當天的模樣,好迎接丈夫的歸來。此時夜晚來臨,蝴蝶夫人在紙門上挖了三個小洞,她抱著小孩,鈴木隨侍在側,主僕三人跪 坐在大門前,等待平克頓的出現。

—哼聲合唱—

第二部分

間 奏曲後,第二天清晨來臨,蝴蝶夫人一夜未眠,鈴木先請她回房休息,待平克頓上門後,再請蝴蝶夫人出來會面。稍後,沙普勒斯帶著平克頓出現,鈴木原本是一陣 驚喜,但又看到在他們身後,還有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女子,詢問之下,才知是平克頓「合法」的妻子。鈴木悲傷地告知平克頓,過去三年來蝴蝶夫人日夜守候,只 為等待丈夫的歸來,沒想到今日竟是這番局面!平克頓懺悔不已,飛奔離去,沙普勒斯則請鈴木幫忙說服蝴蝶夫人,讓小孩交給平克頓帶回美國撫養,平克頓的美國 妻子也上前保證,將會善待蝴蝶夫人的孩子。此時,蝴蝶夫人察覺外頭有動靜,以為是平克頓來了,趕忙跑出來與丈夫相會,沒想到卻只見到沙普勒斯與一位外國女 子;蝴蝶夫人心裡有數,知道丈夫是不可能回來了,只好答應沙普勒斯的請求,把小孩交給平克頓撫養,不過她要平克頓親自前來領取。沙普勒斯離開後,蝴蝶夫人 回到房裡,拿起父親生前遺留給她的短劍,準備自盡;此時鈴木把小孩帶了進來,蝴蝶夫人依依不捨地向孩子訣別,並曚上小孩的眼睛,自己則到屏風後,結束短短 十八年的青春,即使屋外傳來平克頓呼喊著蝴蝶的名字,也已喚不回蝴蝶的生命!

 


三幕的版本

第一幕

故事講述一位美國軍官與日本藝妓的愛情故事。

居酒屋中,一位在日本駐守美國軍官平克頓遇上了一位漂亮的藝妓蝴蝶。平克頓當場向蝴蝶求愛,蝴蝶接受了,於是他們舉辦了婚禮。媒公五郎撮合此次婚事,及安排他們於山間一所小屋暫宿。新娘子遂邀請眾藝伎朋友們,參與這次充滿喜悅及歡欣的大婚,而美國領事官夏普萊斯(Sharpless)亦有出席,但其後當聽聞平克頓於日後可能會娶一個來自美國的妻子時,頓感晴天霹靂。

婚禮進行期間,蝴蝶夫人的和尚叔父來了,他怒責蝴蝶夫人竟敢背棄自己家族所信仰的佛教。平克頓深深感動;而蝴蝶亦竟然為了他,如此的犧牲,他當下決定要好好照顧妻子。可惜他後來必須移防,於是和他妻子說:「妳要記住,我一定在櫻花盛開時回來!」


第二幕

三年後,平克頓已結束任務並返回美國,但蝴蝶深信他會重回她的身邊。忠心的僕人鈴木,衷心希望女主人不再飲泣。夏普萊斯受平克頓所托帶給蝴蝶一封信,蝴蝶準備閱讀此信時,山鳥卻出現,五郎更有意撮合他們。但蝴蝶對這求婚卻不為所動,並再三強調她一直是平克頓的妻子。

五郎及山鳥離去後,夏普萊斯替蝴蝶讀出平克頓的信。可惜,當蝴蝶得知平克頓從此一去不返,心感傷心欲絕。蝴蝶本來與平克頓育有一子,但平克頓全不知情,夏普萊斯遂答應將此事告知予平克頓。此時,遠處傳來槍聲,迎接平克頓正在乘搭的「林肯」號的回航。蝴蝶與鈴木欣喜若狂,細意用花為家居修飾,連同兒子三人穿上華美衣服,等待平克頓的回來。


第三幕

旭日初升,蝴蝶仍舊耐心等待。當她兒子及鈴木進房休息時,平克頓跟他在美國的合法妻子─凱特,與夏普萊斯終於來到,並向鈴木要求帶走蝴蝶的兒子。怯懦的平克頓無地自容,速速離開,留下這爛攤子予不幸的凱特。夏普萊斯懇求鈴木協助調停。

蝴蝶出現,準備見平克頓但卻找不到他。蝴蝶此時已估計到該事情的真相,並願意交出其兒子。夏普萊斯及凱特離去後,蝴蝶吩咐鈴木把蝴蝶的兒子帶入房間。其後,蝴蝶便在玩捉迷藏時,用黑布蒙著兒子的雙眼,並獨自走到屏封後,以死作為對平克頓的控訴—往自己的咽喉刺去自盡身亡……

當平克頓回到三年前的故居時,他只有看到經已斷氣的日本妻子以及他在日本生的兒子了……